猎头公司新闻
公司名称:
联 系 人:
电    话:
招聘需求:

快速提交简历

标    题: (姓名+意向职位+期望薪水)
联系电话:
粘贴简历到下面: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资讯

化工行业绿色转型升级,数字化复合型人才缺口大

发布时间:2025-07-22



 

 

一、绿色化转型倒逼化工行业人才结构再进化

近年来,随着双碳目标推进和全球供应链重构,中国化工行业正从传统大宗化工产品向高附加值的新材料、生物基材料、可再生化学品等方向加速转型。2025年前后,化工企业纷纷布局以下几大新方向:

  • 新材料: 特种工程塑料、电子化学品、膜材料、高性能复合材料;
  • 生物化工: 发酵合成、绿色催化、生物降解材料;
  • 碳中和技术: VOC治理、碳捕集与利用(CCUS)、绿色氢能源;
  • 数字化转型: 化工园区智能化、生产流程数字孪生、AI+分子模拟等。

然而,大部分企业在技术转型过程中面临共同瓶颈:缺人,尤其是既懂化工工艺、又掌握数字工具与绿色理念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稀缺。

二、调研发现:数字化+绿色技术背景人才缺口达58%

根据我们对50家化工企业(涵盖新材料、化学制药、精细化工、外资化工园区、国资平台型企业)的岗位需求进行数据建模,结果显示:

具备数字化能力+绿色技术背景的复合型岗位缺口达58%,远高于传统运营、质量、安全等岗位。

人才类型

岗位发布占比

人才供给满足度

缺口指数

工艺研发+AI建模工程师

8%

2.5%

★★★★★

数字化MES系统实施负责人

5%

3%

★★★★☆

碳足迹核算与ESG报告专员

4%

1.8%

★★★★★

生物基材料研发工程师

6%

2%

★★★★★

工艺安全+流程模拟复合人才

7%

3.5%

★★★★☆

传统设备/化工运营工程师

15%

13%

★★☆☆☆

三、企业招聘中出现三大断层风险

1. 中高端技术复合人才供需断层

多数数字化系统来自外部咨询公司,企业内部缺乏既懂DCS/ERP/MES,又了解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的翻译型技术经理。

2. 绿色技术人才外流或流向外企

绿色工艺设计、碳足迹核算、CCUS方向的人才多集中在外资化工或跨国环保平台,本土企业吸引力不足。

3. 区域错配严重

如:

  • 长三角数字化人才密度高,但绿色工艺工程师供给不足
  • 华南精细化工企业集中,但缺乏本地AI+材料模拟人才储备
  • 华中区域具备高校储备,但产学转化机制不成熟,毕业生流失率高

四、复合型岗位画像:企业应如何识人识才?

【岗位示例1】绿色工艺开发工程师(数字模拟方向)

  • 能力要求:
    • 熟悉反应工艺开发(连续化/微通道优先)
    • 熟练使用Aspen PlusCOMSOLPython等建模工具
    • 具备碳排放评估/能效优化项目经验者优先
  • 典型背景:
    • 化学工程或过程工程硕士及以上
    • 有环保材料/催化工艺/绿色化学项目经验

【岗位示例2MES系统集成项目经理(化工行业)

  • 能力要求:
    • 熟悉主流MES平台,如AVEVAHoneywell、宝信等;
    • 理解化工生产关键工艺(如聚合、发酵、精馏等);
    • 能对接IT与生产,具备推动落地能力。
  • 典型背景:
    • 自动化或化工专业本科以上;
    • 3年以上MES实施经验,优先来自化工、制药行业。

五、转型期的用人逻辑,从专业匹配能力融合

化工企业正在从以设备为核心以数据+绿色能力为核心转型。企业在选人标准上,也应从传统的是否做过过渡到:

  • 能否快速学习和融合新知识体系
  • 是否具备跨职能沟通和系统性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同时,政府园区在人才引育上,也应配套如下机制:

  • 引入绿色化工+AI交叉专业高校联合实验室;
  • 鼓励企业设立绿色工艺与数字孪生工程试点项目;
  • 支持本地猎头、人才机构深耕复合型中高端岗位市场

化工产业的新拐点,不仅是产品结构的升级,更是人才结构的重构。